查看原文
其他

未名新语 | 秦扬茗:千里觅哲,燕园逐梦

北大招办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20-08-18

编者按

七月的离歌尚在耳畔,九月的燕园便迎来了她的又一次相遇。天下英才齐聚未名湖畔,为常为新的北大注入无穷的活力。博雅塔下宜聆教,大师身旁好读书,初入燕园的学子将在这片园子里书写属于他们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听听属于他们的“未名新语”



作者简介:

秦扬茗,毕业于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即将就读于北大哲学系




立志


其实我小的时候,对北大并无深刻印象,我只记得她最高学府的称号,与长辈们谈到北清时崇敬的表情。北大,对那时的我来说,是一个过于遥远的称谓,与其畅想其崇高与伟大,我更愿意沉浸于眼前的知识与真理。如今回首,不胜感慨,也许这正是学子应有的求知姿态,也许北大之荣光正是由一代代有着同样“沉潜”精神的学子铸就。


后来上了高中,听闻老师们的勉励与同学们的向往,知晓北大的风骨与学养,内省自己的追求与梦想,心中的未名湖开始碧波荡漾,湖畔的博雅塔开始与朝霞交辉。我默默地在班级的目标板上写下了“北京大学”四个字。



觅哲


很多人都问我:“你一个理科生为什么要选择哲学?”我每次都只能回答:“因为我喜欢哲学。”在我看来,哲学虽为经典的人文学科,它对逻辑与分析的要求却与理科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在小的时候,虽然不懂什么是哲学,但总是对许多看似可笑的“大问题”充满困惑。比如,如果我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变的话,我还是我吗?其他人眼里的世界与我有什么不同?我总是不满足于仅拥有关于世界的感官印象,想要探寻在它背后的原则。



年岁渐长,我的困惑也与日俱增。曾经读过《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在书中表达了他对于自由与必然的矛盾的困惑,人究竟有没有自由?这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曾经接触过“缸中之脑”思想实验,我开始怀疑感觉印象的真实性,我眼前的世界真的存在吗?在我还未接触尼采的时候,我就已经对道德与价值产生了疑惑,我为什么要遵守道德?我要遵守什么样的道德?


后来我了解到哲学是解决这一切困惑的钥匙,对哲学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用一个暑假读完了《西方哲学史》,我才知道哲学讲究逻辑与论证,并非是很多人所认为的“人生感悟”,优美的论证在我看来拥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更令我着迷的是不同哲学家关于同一论题的辩解竟然可以阐发出那么多不同的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本原;亚里士多德认为对共相的认识源自对殊相的认识;唯名论者却认为共相只是人的创造,本身并不存在;还有唯理论、经验论、先验哲学的争辩——这些论辩让我彻底折服,如痴如醉。



学哲学,最重要的不是了解别人说了什么,而是自己怎么看,怎么用论证来支持或反对不同的观点,乃至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其实这种独立、审慎、创新的精神适用于一切学科,是学者求索的底色,是学术大厦的基石。


在我看来,哲学对人的影响绝非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正如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学以成人”,不学哲学,我们就无法从更高的视角俯察人生、明辨事理。知识之探求、概念之厘清、信仰之纷争、伦理之抉择,生活中种种困惑犹如迷雾重重,唯秉哲学之烛,方可驱雾明晦,收获清晰而合理的人生。


虽然从事哲学研究的人终究占少数,但其反思一切知识的精神值得借鉴。科学家无疑应当思考科学范式与科学推理的基础与合理性,文学家也应该知晓美学理论与文本诠释的方法,政治家更应了解法律与人权背后的伦理理论,这些论题都是(或至少源自)哲学的研究范畴。当然我并非夸耀哲学,我也并不认为它高于其它学科。各个学科都有其独到之处,都是人类知识谱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北大所提供的全面的通识教育会是我们拓展视野,丰富学识的最佳平台。



初访


去年我偶然间看到了北大哲学暑期课堂的简章,于是用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写了一篇读书笔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了活动,后来有幸通过了审核。这是我第一次踏入燕园。未名湖辉映苍穹之澄碧,夕辉中叶间洒落满地碎金。漫步茂林,各植物交错共生,其多样性令人称奇。


秦扬茗2018年参加北大哲学系暑期课堂


虽是暑假,教室里仍有许多学长学姐在自习,其专注与投入是北大学子的最佳注脚。漫步于北大校园,我感受到了弥散的自由学术之风。而在课堂上,杨立华教授的儒者风度、吴天岳教授的严谨客观、程乐松教授的幽默风趣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犹记在结业典礼上系主任仰海峰教授深情地告诫大家,无论以后大家考上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都要追求真理,热爱智慧。


我们小组的两位助教都是硕士研究生,与他们交谈,我深切体会到了北大人骨子里的从容淡然、朴实真诚,同时又感受到他们对知识与真理的热爱与执着。虽然他们知识远比我们渊博,但是他们愿意耐心地进行讲解,以谦逊之风探讨,以严谨之气治学。


夏令营时间虽短,却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我暗暗握紧拳头,许下我心中最坚定的诺言:“北大,等我!”



圆梦


高三的学习生活说苦也不苦,抬头仰望璀璨星河,俯身沉浸知识汪洋,以梦为马,无惧挫折。我的心态也算是平静,在高三一百天冲刺的计时卡的目标栏上写道:“不后悔”。奋斗者,青春无悔也。并没有时时挂念梦想学府,因为我知道,只要我种下了汗水,最终的结果已不再重要,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


最后一次聆听老师的教诲,最后一次与同学讨论令人头疼的专题,最后一次与饭堂的阿叔打招呼,心中确有不舍,却也充满了期待。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知道,未来会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等着我,我会遇到许多聪颖的同学、出色的老师。最重要的是,我将会成为一个北大人,追寻她的足迹,沐浴她的荣光,肩担她的使命。


北大,我来了。

一份来自北大的萌新报到指南,请查收!


未名新语 | 肖一:三年倏忽过,少年摔打成


未名新语 | 张浩研:最美,不过遇见


未名新语 | 岳师孟:人文情怀,多元包容


未名新语 | 李剑雄:我的燕缘

相关阅读


文字:秦扬茗

美编:赖雯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